馬龍因為給威少特殊待遇導致下課,西部前五離開威少后表現越來越好。為什么鼓勵威少做自己放開掄的球隊大多沒有好結果,離開威少的球隊反而能很快走出低谷?掘金本賽季的尷尬處境該算在威少頭上嗎?
作為NBA歷史三雙王,威少的能力毋庸置疑。畢竟在NBA這種頂級籃球聯(lián)賽,能4個賽季場均三雙沒有過人的實力很難達成。生涯早期的威少飛天遁地,擁有同位置球員中頂級的運動能力,即便右膝遭遇大傷,復出之后威少打法依然是大開大合,還一度在2016-17賽季前20場,打出場均31.2分10.5籃板11.3次助攻的三雙數據。

在21世紀10年代,威少就是全能的代名詞,也是約基奇之前人們心中的超級球員。即便32歲的威少依然能帶領奇才打入季后賽,并且還能場均22.2分11.5籃板11.7助攻。
如果只看數據,威少不僅不是甚至還可能是臺柱子。但現實卻是威少從2016年至今,季后賽還沒進過第二輪。老球迷都知道,季后賽是球星成色試驗場。真正的超級球星都是季后賽力挽狂瀾,像威少這種季后賽走不遠的,即便是超級球星成色也會差很多。
毒瘤
之所以會出現這種“威少掄的越爽,球隊表現越差”的情況,和威少打球特點有很大關系。網上威迷常說的一句話:“想讓威少做自己,必須給足球權?!币驗闆]有穩(wěn)定投射、也沒有無球得分能力的少爺只能打持球,其余4個人必須遵循1吃餅中鋒+3投手來配置。并且投手除了投籃防守還必須好。因為威少防守經常會失位。

只有滿足上述所有條件的陣容,才能發(fā)揮威少的全部戰(zhàn)力?;仡櫷賻p峰那幾年,他所在的球隊無一不是按照這個規(guī)律配置陣容。但這么配置陣容威少是打嗨了,卻讓所在球隊陷入“持球點太少—威少被放空或包夾—失誤猛增被對手拿捏—輸掉比賽”的死亡循環(huán)。2016-17賽季季后賽首輪,甚至出現威少連續(xù)兩場比賽拿到40+得分,雷霆卻全部輸球的奇觀。
一旦球隊選擇將威少送走,相當于打破了這個死亡循環(huán)。不必再遷就少爺,球隊就可以重新搭建更合理的籃球體系,雷霆、火箭、湖人、快船都是在威少離開后重回正軌。這才有了本賽季4隊全部躋身西部上半區(qū)的奇景。
說回本賽季的掘金,前半個賽季威少表現不錯,是球隊二陣容主要得分手和第六人。威少自己有實力是一方面,約基奇強大的兼容能力,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威少的缺點。所謂約基奇能帶動威少,是建立在約基奇持續(xù)高效輸出的基礎上。一旦威少和約基奇錯峰出行,威少身上的問題就會完全暴露。

如果將威少換成泰厄斯瓊斯,約基奇不在時或許不會打出什么高潮。但至少不會挖坑輸分。所以掘金本賽季后半程低迷和威少確實有些關系,但關系不是非常大。
畢竟威少只是一個底薪后衛(wèi),沒有他掘金的薪金空間一樣無法解鎖,有他也不能指望他一個人扛起替補席所有輸出。掘金越來越差的根本原因,是簽了太多溢價合同,外加流失太多實力角色球員。盲目相信隊內挖潛能解決問題,卻忽略了自家新秀天賦有限的事實。少花錢辦大事的邏輯只存在于故事中,現實永遠是一分錢一分貨。所以請不要讓一個36歲老將背所有的鍋。聲明:個人原創(chuàng),僅供參考/閱讀下一篇/返回網易首頁下載網易新聞客戶端